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用iPhone、iPad改變消費性電子產業多年來的遊戲規則。不打機海戰術,一年一款iPhone,照樣讓盤據手機龍頭多年的諾基亞、摩托羅拉俯首稱臣,改寫手機產業的歷史。2010年,賈伯斯將這把火引進PC產業,以iPad點燃PC戰火,對產業的衝擊延燒至2011年,迄今未滅。
iPad狂打 小筆電難回春
根據調查,2011年小筆電市場規模不到3,000萬台,PC業者對能不能穩住基本盤,都不敢奢望
iPad對PC產業造成的巨變,讓曾紅極一時的小筆電,市場規模大幅萎縮。據IDC統計,2010年小筆電市場規模逼近3,500萬台,但2011年恐將落至不到3,000萬台,且2012年還有持續衰退的可能。儘管英特爾推出新款Atom處理器意圖穩住小筆電基本盤,但業者坦言,不敢奢望市場需求能再度回春。
研調機構預期,2012年加上iPad全球銷量,蘋果將在2012年下半年以前,踢下惠普成為全球最大PC品牌,擊敗壟斷PC產業多年的Wintel陣營。事實上,PC品牌業者很久以前就開發過平板電腦,但始終屬於利基型產品。不料,iPad結合蘋果陣容堅強的軟體平台,第一代iPad大為成功,平板電腦成為人人不敢忽視的新市場。但截至目前為止,即使在PC產業呼風喚雨的品牌大廠所推出的平板電腦,也無法突破iPad堅強的防線。
賈伯斯開啟PC業界一連串遊戲規則,後賈伯斯時代,這些遊戲規則仍將牽動PC大廠的產品布局,繼而影響台廠供應鏈生態體系。首先,機殼材質大革命持續發酵。蘋果iPad及蔚為風潮的輕薄筆電均採用金屬機殼,時尚質感大受市場歡迎,也讓可成、鴻準2011年紅極一時。
根據業者透露,金屬機殼生產難度並不低,CNC機台一台要價700萬元,再者,CNC機台一天機殼產出只有個位數的數量,要大量量產,勢必要投入龐大的資本支出,而當中還存有良率的問題。
但非蘋果陣營用來迎戰蘋果的超輕薄筆電Ultrabook、平板電腦,都要用到金屬機殼,因此業界預期,2012年金屬機殼仍將是當紅的材質主流。事實上,和碩看好金屬機殼的潛力,計畫2011年~2012年投入台幣逾百億元,擴充旗下金屬機殼廠日騰的產能,目標2012年產能躋身前三大金屬機殼廠。
事實上,蘋果旋風對供應鏈掀起的革命,是從內到外的,不僅改變了外殼主流,內部的改變還包括大量運用可以讓外型更輕薄的高分子電池、固態硬碟(SSD),去光碟機化等,在在造成供應鏈的遽變。
甚至連一統PC江山數十載的Wintel(微軟+英特爾)聯盟也受到動搖。作業系統方面,Google也加入競逐行列,而微軟也打破只支援英特爾核心處理器的慣例,2012年將首度支援ARM架構處理器,推出Windows On ARM(WOA)系列產品。各式不同的排列組合,讓未來PC產品的多樣式備受期待,價格也有機會因各種平台的競爭而更可親。
蘋果拚研發 十年苦工
為強化產品獨特性,蘋果每年砸重金研發,讓對手在後苦苦追趕,沒有喘息的空間
蘋果除改變PC產業的遊戲規則以及供應鏈的生態體系,蘋果對研發創新的執著,也讓過去數十年僅被動跟著微軟、英特爾技術世代前進的品牌廠,重新思索拿回產品主導權,品牌廠除了重視行銷外,也體認到研發實力的重要性。國內科技業大老就曾私下指出,蘋果成功並非一朝一夕,要「尊重蘋果十年寒窗的苦功」。
蘋果重視研發,對研發相關資本支出也從不吝惜。據蘋果年報顯示,2012年蘋果的資本支出將達80億美元,國外媒體猜測其中有40~60億美元將用在製造方面的技術研發。
蘋果為強化產品獨特性及確保量產料源無虞,一直以來,蘋果就很肯砸錢投資供應鏈。據業者透露,當年,光面板要做到像iPad一樣漂亮、觸控像iPad一樣靈敏,所付出的成本以及專利代價,就超過400美元,遑論還有其他的材料成本、代工成本、通路成本等,499美元根本沒得拚。而廠商退而求其次推出在品質上遜蘋果一籌,售價不相上下的產品,又不得消費者青睞。
等到競爭對手及供應鏈追上蘋果的腳步,蘋果又早推出下一代產品應戰。蘋果捨得砸錢在研發創新,這是蘋果一路來,擊敗天下無敵手最重要的武功秘笈,也讓競爭對手絲毫沒有取巧空間,只能在背後苦苦追趕。
套句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的話,世上沒有易走的商業道路,「難行門」才是在競爭下邁向成功的唯一途徑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